检测设备
敬重法宝 好事无量无边;亵渎法宝 罪业不行思议
历代的高僧大德们对经典都很是地敬重、尊重。《高僧传》中纪录古代有的大德为了抄经甚至从作为抄经纸的树开始就很是讲求。他选择很清净的情况专门种一批树并用香汤浇灌。
等树成材后做成纸张专门用于抄经。
第三课、不偷盗戒
摘自 弘一大师遗著 良因法师导读
乙二、随释丙一、有主物戊二、法物
▲《戒疏》云:“言盗法物亦有其四。
”
“一、法所受用者:谓纸素竹木上书经像或箱函器幞曾经盛贮克定永施不许改转。此则一定敬同圣教。”
法物跟佛物的分判一样也有 四种即法受用物、属法物、供法物和献法物。
第一种是“法所受用者”就是法受用物。
一分敬重一分利益。要深入佛经的义理需要有许多因缘这也是一个因缘。我们若对经典的法宝很是敬重、尊重以后学这部经典时就能获得涅槃之理的加持。
因此一定要敬重看待法宝。
抄经时每抄一个字他就拜一拜。
所以当他抄完后这部经就有很大的加持力很有感应。与佛像的原理一样若认为它就是清净无为的实相之体的显现那就可以获得实相理体的加持。
包罗写了经像的纸、素、竹、木。
要放在清洁的地方用洁净的布盖上或者放在抽屉里。
这是对法宝的尊重。读经典的书桌也一定要洁净就像我们不能把佛像放在杂物堆里一样看待经典也要同样的敬重。
承载经典的法本与其所诠释的涅槃之理是不二的所以我们对经典敬重或亵渎都是望着涅槃而生罪福敬重法宝好事就无量无边;亵渎法宝罪业也是不行思议。
《南山律在家备览 · 持犯篇》
“不许改转”就像佛像和佛殿的质料一样其用途是不能更改转变的否则就属于犯盗了。
所以“此则一定敬同圣教”这类物品一定不能改变用途要对它十分地敬重就像尊敬佛陀的圣教一样。
在 《宗体篇》中我们提到有四种三宝。其中 理体的法宝是涅槃无为之理。
我们三归依最主要归依的就是理体的法宝。依着这个理体所显现出来的语言文字经典称为 住持法宝。
它住持在世间引导我们趋向涅槃。所以对住持的法宝要很是敬重。
“皆是灭理之所依持。故有损益并望涅槃而生罪福。
”
“竹”是竹片古代在竹上书写文字;
正如佛像是佛法身的全体大用一样经典是实相之理的全体大用。实相的理是遍一切处的固然也就遍于经典当中。
“ 故有损益并望涅槃而生罪福”“损”是破坏“益”是敬重作为住持的法宝经典是能诠的语言文字涅槃是所诠的理能诠跟所诠不二就像佛像跟佛的法身不二一样。
经典的目的是“灭理”也就是到达实相不生不灭的境界这是理体的法宝所依持的。
经典它是“标月指”通过经典的语言文字使我们能够见到实相。
在使用时应当在经被和亡者的身体之间隔一层被褥。
尸体或许会流出脓血、臭水平分泌物如果直接把陀罗尼经被盖在上面的话会玷污法宝那很欠好。所以在经被下面要垫一层薄被或毯子。
若它是放在结缘柜上结缘的那请回去没问题;但如果是属于常住的书就不能请。
“木”是木头。
“上书经像”上面写了经典或者画了佛像。“或箱函器幞”或者是装经典的箱、函器幞就是专门用于包裹经典的包经布。
甚至有人把写了经文以致一句偈、一句颂的纸张丢到垃圾桶里这都是望着涅槃实相的境界而结罪过失都是很是重的。
我们三归依主要所归依的就是实相之理。若对经典或其所诠释的灭理无为之理都不能生起尊重敬重之心那我们的三归依肯定是有问题的。
所以对经典法宝要很注意 若要印刷只管做到精致;若是请来的经典一定要很是敬重如果自己不受持可以转赠他人但绝对不能。
本文关键词:敬重,法宝,好事,无量,无边,亵渎,罪业,不行,爱游戏体育官网
本文来源:爱游戏官网-www.wxlssh.com